刚做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07岁杨老太恢复良好。在郑宁主任(左三)、林涌生副主任(右一) 带领下的骨外一科团队年完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关节镜等骨科手术超千例。
术后康复治疗师第一时间介入功能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拥有3间百级手术室,配置“C”形臂移动式X线机、关节镜系统、关节功能锻炼器等设备,为骨科业务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市人民医院现为粤东唯一开展股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的医院,该技术有效控制膝关节置换等患者术后疼痛并促进康复。
□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黄晓纯
翻开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关节外科)的科室发展大事记,该科从80年代开始便进入了发展的良性循环并形成了鲜明的发展特色,先后开展了椎间盘切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等多项领先粤东的代表性技术,形成了以人工关节及关节镜技术为主,涵盖创伤骨科、小儿骨科、骨病骨科等领域的治疗体系。在连年来年均开展超千台手术的良好基础上,2015年又完成1367台手术,2016年骨外一科将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关键期。该科主任郑宁主任医师表示,骨外一科发展新时期将以“精准医疗”为目标,力争每一例患者治疗达到微创化、个体化,推行术后无痛、快速康复治疗计划,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年龄不是问题 107岁老太接受人工关节置换
1月11日,骨外一科又破记录了!107岁的杨老太接受了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已于今天康复出院,她成为目前粤东接受人工关节置换年龄最大的患者。迄今为止,该科已为6位百岁老人实施了骨科手术。 在市人民医院骨外一科的病房里,记者见到了杨老太,术后的她各方面都恢复得不错。其实市人民医院骨科对杨老太来说并不陌生,13年前,当时94岁的她因不慎摔倒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到该科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那次手术非常成功,杨老太术后行走功能恢复得非常不错,自己爬7楼都不成问题。
时隔10多年,杨老太近日因左侧股骨颈骨折再次到该科住院。虽已是百岁老人,但开明的杨家子孙非常信任市人民医院骨科的实力,毅然决定让杨老太再次接受手术。
郑宁告诉记者,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年龄已非骨科手术领域的“禁区”,但如此高龄仍然是不小的挑战。由于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骨外一科团队组织术前讨论,邀请相关内科医生会诊,为患者进行术前综合评估,并根据杨老太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和术后并发症防治措施。随后,杨老太接受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与十几年前的大切口相比,如今手术只需在患者体表留下一个小切口,整个手术过程耗时不到30分钟,总出血量不到100毫升,而且患者第二天便可以起坐了。“技术的革新将使骨科手术切口越来越小,年龄已不再成为骨科手术的拦路石!”郑宁说。
技术备受认可 已完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3000多例
2013年,骨外一科成功获得省首批开展人工髋、膝关节置换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资质,成为我市唯一一家同时获得两项置换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这标志着该院关节置换技术水平已达到全省前列。自1995年在我市率先开展髋关节置换技术、全膝关节置换术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共成功完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3000多例,并在人工肩关节置换以及人工髋、膝关节翻修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该科副主任林涌生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目前该院拥有3间百级手术室及多间千级手术室,配置了“C”形臂移动式X线机、移动式床边数字化X线机、手术用显微镜、关节镜系统、刨削刀系统、低温等离子射频汽化系统、高速电动磨钻、血液回收机、关节功能锻炼器、骨折治疗仪、德国骨科牵引床、多导联监护仪(多台)和基础研究设备等总价值数千万元的专业设备,为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等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以郑宁、林涌生等为代表的骨外一科团队先后到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等国内知名的医院进修相关技术。林涌生表示,现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技术发展均非常成熟,人们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已有良好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事实上,临床上不少骨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病患者,因膝关节发生病变导致疼痛、行走不便、活动受限、跛行,当疾病发展到关节破坏的严重程度,就需要进行手术,用人工关节替代原有被破坏的关节。人工膝关节手术的最大好处在于能够在术后消除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大大改善关节的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微创深入人心 关节镜下几个筷孔“征服”关节疾病
手术室里,骨科医生正在为患者做膝关节不稳韧带重建手术。医生只通过几个小孔,将“筷子”粗细的棒状关节镜镜头插入患者关节腔内,通过棒内类似“手电筒”的装置照亮关节,棒内的摄像头同步进行关节内摄像,便能把关节内的影像反映到外部的显示器上。医生通过视频直视便能检查到关节内的各种结构和病变,并可在关节镜监控下治疗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及软骨损伤、骨性关节炎、滑膜炎、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这项被誉为关节疾病诊疗“金”标准及微创治疗关节疾病有效手段便是关节镜技术,其广泛应用标志着骨关节手术进入微创时代。
2005年,骨外一科率先在粤东地区开展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和肩关节镜手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等高难度关节镜技术,至今已成功开展近千例,深受关节病患者欢迎。2015年该科引进先进的美国施乐辉牌高清数字化关节镜后更是如虎添翼,现已常规开展膝、肩、踝和髋关节的关节镜手术,每年完成关节镜手术近200例,惠及众多关节病患者。
由于创伤小、效果显著,关节镜技术已逐渐替代了一些以往需做大切口才能完成的骨关节手术。“关节镜技术对关节干扰小,损伤小,大大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可清晰显示病变并可深入一些较隐匿的部位,甚至一些关节外疾患也可应用该技术,为运动创伤诊治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林涌生说。
“遇痛止痛”成历史 精准医疗、快速康复进病区
随着医学的人性化发展,精准医疗和无痛医疗已越来越受医学界关注。而这恰是骨外一科在发展新时期中要重点实现的目标。
提及精准医疗,3D打印是不得不提。据该科杨赞礼副主任医师介绍,骨外一科紧跟世界医学发展前沿,于2014年8月份在粤东地区率先将现代高端3D打印技术应用到临床骨关节置换手术中,实现人体关节“个性化定制”后,又将该技术运用于膝关节置换的截骨模块和复杂的骨折中,“精准医疗”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患者的痛苦。
而说到无痛医疗,则不得不提先进的麻醉技术和快速康复理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成为患者免受术后疼痛折磨的有力助推剂。以往临床中都是“遇痛止痛”,该院麻醉科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了神经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双重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术后,镇痛问题迎刃而解。该麻醉方式可达到充分的术后镇痛效果,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进行康复训练,重建关节功能,达到预期手术治疗效果,可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髌骨骨折等膝部及大腿手术的术后镇痛,让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手术期和功能康复期。
该科副护士长周妍表示,接受膝关节置换术等手术后应尽早进行功能训练,以减少术后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并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帮助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的辅助下,该科将继续全面推行快速康复理念,康复师在患者术后第一时间便介入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人员则把疼痛关爱理念融入到每天系统、专业化的具体工作中,让患者得到高质量和舒适的护理,将疼痛降到最小化,促进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
本文照片均由 邹仰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