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黄晓纯 黄露瑶
假如给你一部相机,让你拍下手术室里最精彩的镜头,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会把焦点对准洁白无影灯下那群身着无菌衣的外科医生。然而,在镜头背后,还有这么一群默默无闻的“绿衣人”,他们虽不是手术台上的“主角”,却在手术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术前,他们轻轻一针,让患者安然接受手术;术中,他们及时处理各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维持患者手术全程生命体征稳定;术后,他们护送患者进入恢复室,待患者苏醒后安全送回病房。
这群忙碌的“绿衣人”,便是记者本期的视觉焦点——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师,手术台上的“幕后英雄”。
麻醉职业并不轻松
“打一针便完事了”,这是不少人对麻醉科医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事实上,当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感受麻醉科医师参与手术的全过程,不由得感叹麻醉科医师这个职业不轻松,他们的工作远非“打一针”那么简单。
7月14日清晨7点50分,麻醉科的医生们早已齐集科室,麻利地换好“全副武装”,准时开始晨交会。这一天,整个麻醉科总共要完成60多台手术,工作量非常大。
麻醉科医师(左)正在为困难气道患者实施可视化气管插管。
恢复室里,麻醉护士(左)正在为术后病人进行复苏。
先进麻醉设备是开展高难度手术的保障。
8点45分,当天的第一台手术开始进行麻醉。第一手术间里,麻醉科主任杨文科主任医师正密切监测着监护仪上不断变化的生命体征,麻醉车上摆满了麻醉药物、器械和抢救药物。
从医几十年,杨主任完成了数以万计的手术,他早已习惯了没有午休的工作模式,他对记者说:“午饭抽空吃,10分钟内就解决,这就是麻醉科医师的工作常态。”
而年轻麻醉科医师张隆盛则表示,麻醉只是手术的开始。当患者进入麻醉状态,麻醉科医师便必须时刻关注监护仪上的各项动态数据,并将每项数据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给予合适的镇静镇痛药物,还要随时应对、处理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突发状况。直至手术结束,患者被护送至恢复室复苏清醒并安返病房后,神经紧绷的麻醉科医师们才能松口气,而随即又要奔赴下一台手术。
作为粤东区域医疗中心,市人民医院近年来手术量不断攀升,今年上半年麻醉科便创下单日76台手术的记录。杨主任告诉记者,科室里优秀的年轻麻醉科医师,日均完成6、7台手术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麻醉科医师们还要协助完成全院危重患者的急救与生命复苏、疼痛诊疗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同时,每周一至周六,麻醉科均派出专业麻醉科医师到医院门诊内镜中心开展无痛胃肠镜诊疗手术,将麻醉“舒适化治疗”延伸至门诊。如今,在病房、急诊室、门诊等角落,都能看到麻醉科医师充满活力的身影。
“这是个不轻松的职业,容不得放松。”每有新人“入伍”,杨主任总会提醒,麻醉是一份超负荷、高风险的工作,只有怀着对患者负责,对科室负责,对自己负责,甘当“幕后英雄”的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麻醉科医师。
外科医生治病 麻醉科医师“保命”
在手术室里,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外科医生治病,麻醉科医师保命。”这不难理解,因为在医疗体系中,麻醉是风险性最高的职业之一,即便是最简单的手术,也可能发生危险,更别说是危急重症。而麻醉科医师的职责之一便是术中发现危急情况时迅速做出应对治疗,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012年12月23日凌晨2点,一位被刀刺伤导致双侧血气胸的小伙子被紧急送入手术室,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血压仅90/50mmHg,心率120次/分。
麻醉科医师立即为小伙子实施了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并行动、静脉穿刺,同时做好自体血液回收准备。顺利麻醉后,经探查,医生找到了右胸腔出血点并吸出800ml血液,但患者血压越来越低,心率加快。麻醉科医师及时向主刀医生反映患者情况,并提示左胸腔大出血的可能。果不其然,医生刚把左边壁层胸膜打开,血液迅速外涌,瞬间染红了手术床单,医生好不容易找到胸主动脉上长达1公分的破口,却怎么也挡不住涌出的鲜血。在此危急时刻,麻醉科医师当机立断启用血液回收机的紧急模式,继续申请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加速输液,运用血管活性药物。主刀医生急中生智,在破口近心端阻断胸主动脉,挡住血流,护士立刻给予主动脉阻断钳……最终破口补上了,小伙子血压慢慢恢复,心率趋向正常,术后很快清醒,被送往ICU接受支持治疗。
如此凶险的病例,在手术室里并不鲜见。术中病人随时可能出现危及生命安全的状况,而麻醉科医师的作用,就是要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险情,从而保证手术过程中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顺利完成手术。该科副主任黄志良主任医师坦言,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着实是对麻醉科医师体力和心理的双重考验。而在抢救危急重症病例过程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据统计,该院每年运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能节省70000多毫升血液。
前进中的麻醉科
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作为我市设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的麻醉学科,是该院临床重点专科。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该科无论在规模还是学术水平上都取得了巨大突破,医、教、研硕果累累,共获国家专利4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揭阳市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该科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均在粤东处于领先地位。
据统计,麻醉科年均手术量近20000例,且在不断递增中。除了高质量开展各类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外,该科还运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Tci靶控注射泵、飞利浦云系列高端监护仪、索诺声便携式超声仪、麻醉机、体外循环机、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除颤仪、神经刺激仪、血液回收机等设备,率先在全市乃至粤东地区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新型麻醉药靶控输注、可视化气管插管及麻醉深度监测等多项临床麻醉特色技术,逐步实现了麻醉可视化、精确化和舒适化。
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对麻醉科而言是莫大的鼓舞。该科副主任张欢楷副主任医师表示,在强大的硬件支撑下,科室完美的“金字塔”人才梯队也成为推动科室发展的强大动力。记者了解到,在该科22名医师中,有3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8名主治医师,完备的人才储备使其在全市各医疗单位中具有绝对优势。
杨主任表示,医疗事业的飞跃要求麻醉科必须紧跟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谋发展,而人才培养将是促进科室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该科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定期培训和对外交流计划,不断促进麻醉科医护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所有进修生及实习生均安排具有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师进行带教,科室主任、副主任也亲自参与带教,科室不定期进行业务学习,为年轻医生、实习和进修医生进行授课和解疑。而所有能够独立工作的麻醉科医师均必须接受规范化、正规化及系统化的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在熟练进行各种麻醉操作的基础上,要能娴熟地应用先进的监护设备对围手术期病人进行实时的生命体征跟踪监护以确保其生命安全。正是形成了合理的人才梯队及储备培养制度,才锻造了一支高效、稳固、专业化的麻醉人才梯队。而这,正是麻醉科不断前进的力量所在。
本文照片均由 邹仰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