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黄晓纯)日前,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导管室多科协作,成功为一位病情复杂的腹主动脉瘤高龄患者实施了内外科联合介入手术,使患者在最小创伤中迅速康复。“传统的血管移植手术出血多、创伤大、手术风险高。内外科联合进行介入手术可明显减轻创伤,且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负责此次手术的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总主任徐名伟说。
今年87岁的李伯身体一向不大好,数年前发现腹部有一搏动性包块,近年来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两个月前,李伯病情恶化,出现腹胀、反复呕吐等症状,滴水难进,体重日渐下降,严重营养不良。家人赶紧把李伯送到市人民医院治疗,当时李伯整个人极度消瘦,呈皮包骨的恶液质状态。
经完善CT、胃肠钡餐、B超等检查,明确李伯患有巨大腹主动脉瘤搏动挤压肠腔形成的高位肠梗阻、胃潴留。医生马上为李伯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消化道症状,同时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输血等处理,情况逐渐好转。
然而,李伯体内的巨大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达7厘米,随时都可能发生瘤体破裂猝死,且严重压迫胃肠道,影响进食及吸收,出现营养不良恶液质,已严重威胁李伯的生命安全。但李伯复杂的病情却让医生迟疑了。徐名伟告诉记者,患者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指征已十分明确,但患者高龄且伴有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重疾病,完全无法耐受在全麻状态下进行开腹手术。而且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血管脆性较大,如进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微创介入治疗,术中进行全穿刺技术存在大出血等致命风险。
手术不得不做,可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手术风险并顺利完成手术,着实给医生们出了一道大难题。“对,内外科多科联合进行介入手术!”经过深思熟虑,徐名伟组织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麻醉科、导管室等相关科室进行严密的术前讨论会,设计最严密、周全的手术方案,并决定联合内外科多科协作为李伯施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在麻醉医师的监测下,手术在局部麻醉中开始了:心胸外科副主任吕文强主任医师先进行手术,切开暴露双侧股动脉,紧接着,心内一科心血管介入团队的吴强主任和林宇鹏副主任医师进行直视下穿刺股动脉建立入路,漂亮地完成造影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等,在成功释放支架型人工血管后,造影上可见到病变位置瘤腔收缩,血运迅速恢复。历时3个多小时,手术成功了。术后,李伯一般情况好,身体正在进一步恢复中。